8月15日,联合国语言部中文组原组长、纽约大学兼职教授、哥伦比亚大学1986级校友何勇,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实习生指导教师、哥伦比亚大学1987级校友沈莉莉访问南京晓庄学院。此次访问旨在深入了解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南京晓庄学院创校校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热情接待了何勇、沈莉莉一行,并陪同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和“刘季平读书室”。张策华详细介绍了晓庄学院的建校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学校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特别是建校初期晓庄学院就建立了中共的党、团支部,培养了以晓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季平和晓庄十英烈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
在校史馆中,何勇先生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回国三愿”中的第一愿——“创办晓庄学院,以培养高级人才”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和欣慰。何勇表示,他欣喜地看到行知先生的愿望如今已经实现,对晓庄学院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表达了自豪之情。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晓庄校区行知园的师德教育馆。在这里,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段段深情的文字以及陶行知纪念馆负责人的细致讲解,何勇、沈莉莉深入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他们被陶行知先生将西方教育理论与当时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生活教育学说理论的创新精神所折服,对其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何勇、沈莉莉表示,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对当今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哥大校友,他们深感自豪,并计划将陶行知的事迹带回哥大教育学院,与更多校友分享,让行知精神继续激励新一代留学生。
陶行知先生于1915年至1917年间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著名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启蒙之地,而南京晓庄学院则是其教育思想的实践之地。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党委办公室、国际交流处、陶行知研究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接待。
张策华向何勇、沈莉莉介绍陶行知生平事迹
何勇、沈莉莉参观师德教育馆
供稿:党委宣传部、国际交流处
撰稿:刘凯
编辑:李荔慧
审核:周红
终审:李震、庄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