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高级研修班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李荔慧发布时间:2024-08-17浏览次数:654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苏陕教育帮扶工作深入实施,进一步提升教育人才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812日上午,2024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4号楼举行。陕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李宁出席开班典礼。来自江苏省和陕西省的44名高中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我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济洲主持。

会上,校长张志华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学员代表汉中市镇巴中学杨清云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本次培训机会的珍惜,以及提升自我、服务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高度评价了苏陕两地教育帮扶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未来的帮扶工作提出期望,希望双方能继续深化合作,创新帮扶模式,共同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陕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对南京晓庄学院的精心组织和悉心安排表示感谢,她介绍了教育帮扶对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并鼓励参训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修班首日,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为研修班带来了开班第一课“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成长”讲座。他深刻阐述了师德师风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作为榜样和引领者的角色。张卫星处长结合具体案例,鼓励学员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徐飞校长围绕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讲解,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杨维风校长则分享了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学实践,特别是在走班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方面的探索与成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研修班组织了多场现场教学与主题讲座。学员们深入南京市优质高级中学,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交流、名师示范课观摩等形式,亲身体验了南京基础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成功实践。同时,多位专家结合具体案例,就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陈维维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重构与教育应用为题,为学员们描绘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南京第一中学夏季云副校长介绍了该校在新高考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育人模式和管理创新思路。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济洲教授从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成长的角度,强调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探讨了新时代教师成长的方向与策略。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任王必闩老师以高效课堂:理论追思与行动策略为专题,全方位剖析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教学副校长刘进全深入剖析了新高考政策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并分享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策略与成功案例。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孙向阳主任深刻阐述了教育科研在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并展示了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班还特别安排了师德教育专题报告和师德教育基地考察环节,学员们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和师德教育基地,深入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精神内涵。

经过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与互动交流,研修班于817日圆满结束。结业典礼上,学员们表示此次研修班课程内容充分回应了一线高中老师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三高”改革背景下通过此次培训,大家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对本次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老师们纷纷表示会将所学知识与经验带回工作岗位,为推进教育帮扶工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未来,苏陕两地将继续深化教育帮扶合作,共同开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研修班合影

培训现场

供稿:教师教育学院

撰稿:张济洲

编辑:李荔慧

审核:张济洲

终审:李震、庄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