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2023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3-12-20浏览次数:6646

12月15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2023学术年会”在我校方山校区举行。会议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南京晓庄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主办。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江苏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郭新宇,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邓志良,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处处长李千目,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陈松灿,研究会理事长、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副理事长、南京晓庄学院院长张志华,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朋明,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姜慧,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葛世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张旭翔,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钧铭,南京工程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曹雪虹,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陈明选,博子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赵峥涞,以及来自省内50多个校院或者企业界的常务理事、理事,及新增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的代表等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由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刘峰主持。

开幕式上,张志华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成果以及学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智能教育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汇集更多的资源和智慧,优化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好推动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研究。

叶美兰代表研究会与南京邮电大学对与会专家与代表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近年在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提出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意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希望继续以研究会为纽带,加强成员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智能教育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应用模式,携手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江苏智能教育新生态。

邓志良代表省高等教育学会,对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教育人工智能事关教育未来,而人才培养则是关乎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希望研究会推动教育领域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为未来教育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主旨报告阶段”,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化处处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千目教授做了题为“推动智能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学术报告;江南大学二级教授陈明选做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中智慧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的学术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松灿教授做了题为“AIGC对高等教育影响和发展的一点思考”的学术报告;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处长陈维维教授做了题为“AIGC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步思考”的学术报告;中湾人工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生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术报告;批改网江苏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跃做了题为“人工智能视域下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的数据思维”的学术报告。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会理事会一届三次会议同时召开。会议通过了研究会增补理事单位决议并颁发了证书。叶美兰作了研究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重点介绍了研究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机构为桥梁,增进成员单位间交流沟通;二是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成员单位间深度合作;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拓展了研究会教育服务能力。她就2024年研究会的工作提出设想:密切交流,搭建优质合作平台;集聚智慧,共同迎接时代挑战;充实队伍,持续扩大影响范围。会上,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代表们就2024年研究会重点工作,及学校如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会现场

 张志华致辞

叶美兰致辞

 邓志良讲话

 与会专家作主题报告

 研究会理事会一届三次会议现场

研究会理事会为增补的理事单位颁发聘书

供稿:教务处

撰稿:刘峰

编辑:刘凯
审核:陈维维、郑豪

终审:李震、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