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3-07-11浏览次数:6605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实验室等进行调研。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同时要求各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  张策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巨大关怀、科学指引,令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与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领悟,贯彻落实到南京晓庄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将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秉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品格,聚焦学科融合发展、科研创新创造,以“学术晓庄”深度融入南京发展;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教师教育、心理健康、文化传承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作出新贡献。全校上下将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以学促干”最新指示要求,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好局面,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以实际成效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新功。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震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充分体现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读书文化节、民族音乐会、“非遗进校园”、学生社团活动、传统节日特色活动、“晓庄女子学堂”特色班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书香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着力培养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时代新人。我们还要依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科研处处长  朱智武

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我们将立足“新时代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紧扣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新态势、新需求,聚焦学科建设“造峰填谷”、科学研究“提质增效”、政产学研品牌创建、硕士申报协同攻坚等发展任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与优势,强力打造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等重点学科,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重点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传承、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基层社会治理、人工智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创新与传承等领域研究,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发展规划处处长  张边江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寄予厚望,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优势,积极响应江苏应用型高校要求,围绕江苏省50条重点产业链,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上重点企业研发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发展10个新工科专业,培育了17个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与中兴等20余家行业企业深入融合,共同开展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2亿元。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产业升级,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薛同琦

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对接高新科技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省一流专业、省卓越工程师2.0专业、省产教融合基地和课程优势,为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以及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学院立足长三角产业科技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行业所需应用型创新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教师的双创实践能力、业务水平稳步提升。学院将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师发展学院、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  周鹃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担当作为的使命责任,全面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与市民政局等单位对口处室紧密配合,扎实做好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各项工作。紧跟基层需求优化课程体系、聚焦实战效能建强师资队伍、围绕培训对象强化服务管理,夯实阵地建设、强化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人才培育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打造晓庄服务南京、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贡献人才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郑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为满足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南京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围绕学校教师教育优势特色,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组建政、校、企多方参与的发展共同体。通过引企入校,成功实现江宁大学城首家“梦工厂”技术服务与创新中心落户晓庄,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技术创新和项目孵化,进行区域产业项目对接、企业技术服务,加快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技术服务“四维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产业学院。

文学院教师  蒋洪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并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文化传承与传播者不仅要创新时代文化,还要根据时代要求转变建设方式。长期以来,文学院全体师生深耕中华文化经典,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将爱的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形成了融元宇宙课堂改革、无边界课程实践、微文学馆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模式,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全国的宗旨,以自身的行动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持续深化改革,努力“走在前、做示范”。

环境科学学院教师  彭颖

此次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四次来江苏考察调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在科技创新企业,勉励年轻研发人员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强调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对青年研究人员提出殷切期盼。作为科研工作者,我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创新研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努力创新,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  王翼凡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重视、对江苏和江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令我感到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辅导员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中,承担着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将立足岗位,不断提升个人理论和实践本领,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拧紧学生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同时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和奉献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中。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邢怡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令我们广大师范生深受鼓舞。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凝聚青年力量,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用心教育学生,为国家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才,在新征程上依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要常怀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教育与国家建设中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食品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  陈宣辰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高度关注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关心、勉励青年科研工作者。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脚踏实地,立志高远,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坚实基础,敢于创新,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续写青春华章。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审:李震、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