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下设理论教育与文化建设科、新闻中心2个科室,有8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全校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新闻宣传等工作。这是一支团结、奋进、创新、敬业的工作团队,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做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贯彻的先头兵,坚持真学习、勤实践,守正道、勇创新,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作风过硬,爱岗敬业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委宣传部一向重视部门内部建设,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内部管理,从部门领导班子到科室主任到科员,都能以勇于担当的责任用心干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抓紧干事,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发展上,积极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党委宣传部部长于扬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既要当好党委宣传部的领头雁,也要管理好学院的党总支建设与学生工作。“请周末加班的同志告诉我。”部门韩菁菁老师周末在QQ群里例行发送这条信息时,几乎每周都有于部长的留言:“我在学校”。他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态度和争分夺秒的工作热情,带领宣传部发展成一支高产高效、积极向上的模范团队。李志兵副部长因腰椎间突出症发作不得已请假休息,也只是将办公地点移到了家中而已。庄晓华老师深入学院,利用休息时间为师生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
二、把握方向,铸魂育人
为发挥好“党的喉舌”功能,党委宣传部及时传达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最新精神,组织全校各层级党的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研讨;精心组织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汇编学习材料;组织全校党员学好用好“学习强国”等各类学习平台。近几年,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等50多场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短短三个月期间,有8篇稿件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在中央、省级、市级媒体刊发新闻近50篇。党史学习教育中,负责宣讲宣传工作,实现校内宣讲全覆盖,校外受众万人以上;编印专题简报,校园网、官微开设专题网站、专栏,阅读量超15万,在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发布相关报道230篇次。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做好立德树人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委宣传部按照党委部署,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宣传文化阵地管理,在全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固本强基专项行动,适时进行风险点排查、分析研判、舆情监控。党委宣传部始终将立德铸魂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每年,结合学校情况,梳理制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开展“十大育人”工作情况调研、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活动,选树“十大育人”“身边的感动”师德先进。推报入选省“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1人;有多人获市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先进工作者称号;获评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案例3项、市思政论文优秀成果20多篇;入选省市各类文化高层次人才10多人;学校获评省、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先进集体,获“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称号,四项成果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三、讲好故事,塑形聚力
党委宣传部深入宣传中央精神、省、市委和校党委的决策部署,结合师范认证、硕士点申报、高质量发展等学校重点工作,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讲好晓庄故事,打造晓庄品牌。每当重大活动结束后,不论多晚,宣传部办公室总是亮着灯,当天稿件当天出,是宣传部的职责所在。深夜、周末,编发、修改稿件是常事。除了日常维护校园网建设外,还适时推出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校庆等专题网站,近年来,校园网平均每年发布新闻800余篇,每年印发校报18期,校官微推文500余篇,总阅读数达百万人次。微信公众号每日推文的发布时间几乎都是晚上,每一期校报的排版都在下班之后。还记得有一年的冬天,老师带着大学生通讯社的学生们凌晨起来拍摄食堂师傅做早餐的专题宣传图片。每一条信息发布的背后,都是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心策划和加班加点。江宁疫情突发,杜霞老师根据社区规定居家隔离,期间也不曾耽误一篇新闻稿的编发。
除了内宣,对外宣传报道更需要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近年来,学校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重要媒体每年报道400余篇次。2021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以《书写一部永不完稿的育人诗集》为题报道了学校涵养行知教育情怀、建立“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培养对乡村有认同感的乡村教师的优秀经验做法,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传承、践行陶行知办学思想与方针的育人实践。12月28日,《新华日报》整版刊发《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深度报道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活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吴政隆书记给南京晓庄学院贺信精神,致力培养新时代“大先生”,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了高标准完成外宣稿件,刘凯、李荔慧老师经常利用晚上、周末加班加点,精心打磨稿件,提升外宣质量。严格管理新媒体运行,加强舆情监测,建立百余人网评员队伍,完善风险预警程序,每年平均处理舆情30余次。学校连续多年获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获新媒体展赛优秀作品奖,2021年获全省高校宣传工作优秀奖、优秀政务新媒体传播范例、网友节优秀项目奖等荣誉。
四、敢于担当,攻坚克难
近年来,学校发展踏上了快车道,大事喜事多。师德教育馆、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庆祝建校95周年、省市共建项目“江苏师德教育基地”建设。在一次次重大活动中,党委宣传部从不退缩,总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扩建行知园,新建师德教育馆,是学校几任领导班子谋划建设的重点工程。2018年起,党委宣传部挑起了师德教育馆展陈工作的重任。从可研报告的编写,到跑立项、跑经费,30多轮展陈大纲、展陈设计的撰写、修改,基本定稿的展陈大纲整体框架重新架构,多年累积的文物史料整理、筛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创造,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连续几年,以于扬部长为首的工作团队,基本上与寒暑假无缘。胡荣副部长具体负责师德馆展陈大纲撰写兼任展陈项目负责人,已不知多少次在师德教育馆欣赏了日出。“展品上墙需要一字一句的考证,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回忆展陈工作时说道。下班后,他的第一去处常常不是家而是行知园,看着终于高标准建成开馆的全国第一家师德教育馆,于部长常常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将难以完成的事做成了……”2021年,行知园获评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和庆祝建校95周年活动中,党委宣传部既是统筹协调部门,又是相关活动的具体承办部门。多次反复修改活动方案,组织开展给中央领导写一封信、师德教育馆开馆、陶行知雕像揭幕活动,举办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统筹排演《陶行知》原创话剧,推出系列研究成果,设计制作文创产品,更新道旗橱窗,拍摄专题片,制作画册,改造校史馆。那些日子,宣传部全员出动,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是工作的常态。刘凯作为新闻中心主任,承担了画册制作和视频拍摄任务,为了高质量完成后期制作,连续几个周末与南京电视台编辑老师通宵校改,咳嗽了近两个月的他,都没有时间去医院看病。
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政治过硬是根本前提,本领高强是基础条件,求实创新是方法手段,能打胜仗是目标追求,党委宣传部全面准确地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始终积极地从自己做起,切实提高本领能力素质,为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