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鼓足干劲 担当作为——寒假里奋进的晓庄人(第二辑)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2-02-16浏览次数:316

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

寒假伊始,教师教育学院专业课教师来不及休息即持续对毕业生进行考编辅导,教务办积极协调考编课程的辅导时间和教室。考编当天,辅导员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为学生们送考。

学工办假期全程无休,每天督促2000余名同学进行辅导猫防疫信息打卡,筑牢防控网,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学习通对学生寒假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从专业学习、劳动教育、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就业方向选择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寒假期间,学院教师围绕学校申硕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工作,讨论关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的申报。为提升申报写作质量,学院还举办科研专题培训和指导视频会议,鼓励和支持老师撰写、修改申报书。青年教师钱洁等围绕“双减”政策下纾解教育焦虑的学校行动逻辑与家庭行为选择研究撰写了申报书,团队成员建言献策,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学院利用寒假将学院部分办公区域及整体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出新。为确保开学教学不受影响,学院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天气寒冷等困难,安排领导带队、专人负责,坚持每日深入工程一线,检查督促工程进展,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文学院:放假不放松,多项工作持续推进

寒假期间,文学院坚持放假不放松,过节不脱节,持续推动学院科研、实践教学等多项工作。

学院把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高层次项目申报的关键时间节点,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先后邀请西南大学李永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等5位专家,以集中培训和一对一指导的形式,为十余名专业教师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科研能力提升辅导,全力保障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学科冲击高层次科研项目。

紧抓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备赛指导不放松,学院以寒假作业的形式开展“硬笔字每日一练”、“读书打卡”等活动,强化师范生两笔字训练、阅读视野拓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以寒假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知识竞赛等学科竞赛指导备赛工作,持续营造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

学院还紧扣校庆95周年契机,在国际交流处、科研处等部门的支持下,提前谋划新师范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国际研讨会,成立筹备工作小组,利用寒假期间先后完成了研讨会内容设计、方案制定、专家邀请等前期工作。研讨会将聚焦师范生实践教学,邀请国内外专家深入探讨新师范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政产学研模式落实、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等前沿问题。活动包含研讨交流、现场教学指导、优秀校友分享等形态,将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长足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干求实效,工作不断线

寒假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面总结2021年度党建与学生工作、科研与学科建设、教学与专业建设等各项工作基础上,对标对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培育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纵深推进等重点工作领域,进一步厘清学院2022年度发展思路,细致规划2022年度建设路径。

学院重点围绕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组织骨干教师认真学习申报文件,全力做好申报书撰写。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专家,对申报书进行审阅和指导,力求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组织带领部分同学,围绕南京党史、南京红色印迹、晓庄十英烈等内容为广大中小学生在线上开展多场生动的党史课,讲述红色党史故事,同时,学院“小红灵”|寻迹增信坚持寒假推送不断线,每周定期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系列推送,继续介绍解放军军事学院、李玉互助组等南京红色印迹,并开启江苏寻迹新篇章。除夕夜,结合新春佳节,“小红灵”推送话时明理:除夕夜里谈团圆,与同学们一起话除夕,谈团圆;临近开学,学院全面梳理新学期党政建设及教学工作要点,提前做好开学准备,确保新学期工作顺利开展。

 

供稿:教师教育学院 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审: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