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1-09-01浏览次数:859

教务处遵循“教学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工作信念,秉持“以生为本,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坚持“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作风建设,创建优质部门

教务处全体人员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基本原则,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协调各个环节,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扎实推动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从师范专业认证、全校专业综合评估、教学信息化建设、实验实训楼建设等“大事件”,到一节课的调整、一场考试的组织、一份成绩的导入等常规工作,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教务人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共同克服了工作中的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长期以来,营造了和谐高效、团结向上、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

2021年暑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务处积极响应市委和学校党委的“两在两同”号召,党员老师们积极主动报名,下层一线,支部先后有6位同志赴陶吴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支援服务工作。他们不畏骄阳,不惧风雨,认真完成政策宣传,值班值守,核酸检测保障等相关工作,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面对疫情,教务处张边江副处长在手术第二天就开始着手制订秋季学期紧急教学预案,术后第三天就出院上班,梳理学校线上教学资源,联系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培训,做到“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保障学校教学运行,做到线上教学质量等质等效。

二、完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严格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教40条”等文件精神,教务处坚持以生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牵头拟定发布《南京晓庄学院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晓庄40条”),对教风学风建设提出明确目标、路径、工作体系,作为我校教风学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9-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开展教风学风观摩会11场,召开工作例会、专题推进会5场,发布教风学风专题简报3期。围绕加强考风考纪、学生考研、课堂出勤等专题汇报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19年学校发布教风学风相关文件制度14项,2020年发布相关文件制度8项。其中学风建设相关14项,关于教风建设5项,“晓庄40条”指导性文件相关3项。

三、秉承行知精神,倾力师生管理和服务

作为全校教学运行和管理的核心力量,教务处全体人员努力在师范生培养中厚植行知情怀,倾力为全体师生作为各项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他们践行行知精神,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开设“行知”特色课程,如《陶行知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等;开设“行知讲堂”“未来教育学堂”等教师教育论坛,构建师德第二课堂体系;努力拓展乡村定向培养,助力乡村教育帮扶,积极组织相关学院参加省教育厅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首批试点。

他们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倾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邀请专家为各位教师教学竞赛进行专项培训,为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提供各项保障,倾力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各项教学竞赛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他们精准把握疫情防控的政策,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组织教师参加中国大学慕课、超星、BB、雨课堂等教学平台组织的线上教学培训,统筹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做好系统平台的维护服务工作;研制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案,完善线上教学的管理规范,编制学生版《线上教学指南》;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撰写线上教学质量报告,总结线上教学经验,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他们践行学生中心理念,学生助力的成长成才。加大学科和各项技能竞赛的支持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学业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学生学业预警工作专项督查,健全了学生学业指导与帮扶机制。建设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中心(行知组团D5楼),良好学习环境广受学生好评。

四、提质增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体教务人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实际,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各项教育政策,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突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增强计划实施的弹性,促进个性发展;建立跨学科修读模块,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推行专业主辅修制。

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在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贯彻OBE理念,通过持续改进,促进专业建设,提升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以教师发展基地校为点,以江宁区全面落实示范区建设方案为面,点面结合持续推进省市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示范区各建设项目。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完成智慧教室建设,推进支持移动学习、互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提升了教室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构建了集课程无线网络、常态录播、远程多媒体控制、教学督导、安防监控于一体的新型教学环境。上新教务信息化新平台,让教学运行和管理便捷化、智能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开创未来。教务处全体同仁将秉承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