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使命勇担当 知行合一育人才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1-09-01浏览次数:846

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团队,现有成员5人,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孙景荣统筹引领,学工办公室4位辅导员老师分工协作。团队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多年工作中基本形成了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相关活动及人员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的表彰,多项活动得到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南京日报等平台报道。

一、不忘爱国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团队聚焦思想引领,提升育人实效。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积极开展信仰公开课、梦想公开课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抓好青年大学习。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党支部、江苏省高校提质增效优质党支部。组织开展传承五四精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校级红色志愿服务团队“雨花台烈士陵园志愿讲解队”荣获2019年南京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由陆晔等同学主演的晓庄十英烈“你是我的英雄”故事分享会,受到中央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

二、挥洒实践汗水,书写奉献青春

假期就是另一个学期,学工团队组织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历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参与率达100%,辅导员团队指导的党员实践团、我眼中的扶贫攻坚团队获省市级表彰,王醒同学获团中央表彰,刘飞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晓麦关爱西部儿童实践团”投身乡村教育振兴11年的支教总行程达3万公里,受益学生超3000人,募集善款59850元,捐献图书2168册,支教事迹受到南报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学院大学生社工协会积极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善行100”公益活动,为西部儿童劝募爱心包裹。累计组织志愿者422人次,服务1363小时,筹集善款13205元,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爱心团体”称号。社工协会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辅导员老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三、弘扬志愿精神,助力新南京建设

辅导员团队带领大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聚焦服务南京、服务基层。走进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志愿讲解、场馆指引等服务,多次获得“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20195月,带领41名同学参与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小流苏志愿服务。201911,带领130位同学参与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峰会志愿服务。20214月,带领30名志愿者参与江苏园艺博览会志愿服务。被团省委授予“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夏泽宁等3名同学被授予“百佳志愿者”,谢雷、葛茹2位老师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辅导员团队主动参与信仰公开课——战“疫”云讲解,50名志愿者参与“童心携手为爱守护”线上云辅导活动,为溧水区桑园蒲村的孩子们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被评为校级优秀防疫志愿者;朱子繁同学积极参与社区防疫,荣获南京市优秀防疫青年志愿者。20217月,辅导员团队积极响应“两在两同”号召,到江宁区陶吴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做好防疫政策宣传、测量体温等工作。

四、指导亲力亲为,学生喜爱称赞

坚持做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辅导员团队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称赞。指导冯文睿团队获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江苏省铜奖;指导杜立格团队获“大挑”江苏省三等奖;指导潘菲等同学发表科研论文6篇;2019年辅导员团队指导学生党员联合申报“校地党建合作的创新模式研究”课题,与南京市溧水区桑园蒲村党总支结对互助,面向桑园蒲村村民和儿童开展“六元课堂”“老党员寻访”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活动。整理编译3本活动汇编。桑园蒲农村社工服务站荣获“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基地”。

辅导员团队也注重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主持参与省厅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0项,发篇学术论文多篇。丰富自身理论功底,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勇担社会责任契合的新路径。

他们以梦为桨,用爱摆渡,用心护航,这就是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辅导员团队,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青春力量。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辅导员团队不仅用爱与智慧展现新时期学工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更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硕果累累、桃李满园。未来,辅导员老师们仍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前行,聚焦思想引领,聚力服务社会,继续创新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