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2016年9月进入我校幼儿师范学院工作,现担任心理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她从小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她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在五年的教育工作中,她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和学院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踏实做人、诚恳做事,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同事的赞许和领导的信任。
一、爱国守纪,不断自我完善
她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各项规定,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照这些文件对自身进行了检视,没有出现违背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准则、条例等言行。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利用好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自觉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用心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尽职尽责,做好岗位工作
她担任幼儿师范学院教师第一支部书记期间,尽职尽责做好岗位工作。及时传达学校和学院的文件和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党建工作,带领党支部先后获得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质党支部观测点,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作为心理理论基础教研室主任,经常和教研室教师谈心谈话,了解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需求以及工作建议。围绕教师的专业方向和个人意愿公平、公正地开展教学活动安排、开展新进教师的培养和培养大纲的修订等工作,使教研室的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作为一名教师,她勇于探索、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方面,先后承担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等多门专业理论课程,每年超课时完成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课堂上,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用心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经过不断努力,2017年和2019年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2018年获学校第九届课堂教学优秀奖,2019年获江苏省微课比赛一等奖,2020年获南京市优秀工作者嘉奖。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和2021年指导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16篇;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大赛10项、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大赛二等奖2项。2018年荣获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她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实习、创新创业指导等工作的同时,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教至今,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主持和参加科研活动,即使在休产假期间也没有放弃科研工作。她每天在哄完孩子睡觉之后的间隙中再起来抓紧备课、写论文、撰写申报书,经常工作到深夜两点多。付出就有回报,从工作至今共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CSSCI等论文4余篇,权威期刊在审论文3篇。
四、言传身教,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关爱学生。她认为,学生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只是比学生多了成长经历、学习和工作经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她一直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但也不贬低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从事教师工作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迟到、早退、无故给学生调停课的情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程教学中,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课下关心学生,愿意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课间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出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始终谨记此言,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