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 示范也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1-08-31浏览次数:1785

学为人师,行为范。在培养小学教师的道路上,严开宏多年来坚守“教师教育者”的育人初心,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成为学生和广大青年教师的人生引路人。

一、爱课堂与爱学生:师者的教学世界

每一个听过严开宏课的学生,都体验到大学课堂应有的样貌—学问的深入探究师生的交流对话气氛的严肃活泼。他很少点名,却极少有学生缺席。他在课堂上的讲授、讨论然一体,最喜欢与学生交流,尊重并倾听学生的观点。这种讨论不会让学生担心“我回答得不好怎么办”,因为他的课堂上进行的是“学问的探询”,而非“答案的给予”。他周而复始地以饱满的热情备课、授课,这背后是专业精细的教学准备与全情投入。这种投入与其说是尊重学校的教学规范与标准,不如说是他对于课堂与教学发自内心的喜爱。当有机会合并班级减少课时数的时候,他坚持班额最小化,哪怕比别的老师多上很多节课也不在乎。他的专业态度感染了学生,学生们在课堂内外更加自觉、努力地学习。

他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同样彰显了他一贯的严谨风格。有学生感慨说:“面对我们的毕业论文,严老师永远比我们要认真、严肃。”在论文研讨中,他不会直接告诉学生哪里修改,如何修改或者直接帮学生修改,而是通过“交谈”,一点一点让学生去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完全抛开时间的“教学游戏”:一位教师与两三个学生坐在办公室半天甚至一整天,只是在交流各自的想法,没有急于给出答案,仿佛遗忘了“外面的世界”,也让不用坐班的他每天出现在校园成为惯常之事。有一天早晨,严开宏提前与学生约好研讨论文,骑车着急赶往学校,结果被一辆汽车撞上尽管及时送医,但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恢复。在其不计时间成本的持续投入下,他的学生李文、邵宇辰等多位同学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项。这些年来,他的每一位学生提到他都说相似的话:“感谢严老师对我一路以来的指导和肯定,让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非常荣幸能在大学四年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让我受益良多。”

二、读教育与读儿童:师者的学术世界

作为教育学博士,严开宏将教学工作与学术工作贯通起来。他所主讲的《儿童教育概论》《童年的历程》课程不仅因充实有趣的氛围广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成为其个人学术研究的实验场与交流地,极大促进了其个人学术科研的持续发展。他的研究兴趣点是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哲学和儿童哲学,尤其致力于在儿童的生活中检验道德哲学的理论问题,关注儿童的德性成长与童年价值的关联,先后出版《价值多元与道德教育《童年的价值》等具有深度影响力的学术专著。特别是最新出版的《童年的价值》一书,针对现代学校的兴盛缘何伴随着童年的消逝这一现象,综合伦理学研究、儿童史研究、文学作品解读,论证了童年具有两种基本的内在善和四种美德。在当前国内相关主题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既要适应这个时代,也要超越这个时代。在理解教育与阅读儿童的过程中,他保持相当的学术自觉,他敏锐发现:课外书的不少作品很少涉及正规教育,即使有那么一点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也不太友好。他创造性提炼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童年经验与学校教育的分离”。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他请他的学生在多个年龄段进行了检验,结果屡试不爽,成人回忆或儿童表达他们的童年经验时一般不会涉及学校教育人们谈论的是没有“教育”的童年。或者说,童年经验与教育的分离同时也是教育与童年价值的分离。他并不满足于将这些学术关注仅停留在论文和专著中相反,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过程中,他积极反思人才培养的时代转型,将“学术成果”努力转换为“人才成果”。其参与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浸润了他的学术洞见和智识贡献。他的学术风格也给正在迷惘中的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三、有意思与有意义:师者的生活世界

作为学者,严开宏并非躲在书斋里生活,相反,他深度参与学院、学校一切活动。2019年以前,严开宏长期主持教育学教研室工作。在此期间,他率先垂范,在承担繁重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将教育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安排得井井有条。面对课时量极大的教育学排课任务,特别是来自中教师范生的繁琐课务,常常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工作。在其细致安排下,教育学排课优质高效,有力保障了学院教学秩序与规范。在卸任教研室主任之后,他仍然最大程度上为教研室同事服务。近几年来,教研室多位青年博士受惠于他的指导帮助,大家亲切地喊他“师父”。20183月,作为儿童研究所副所长的他,参与组织的“与儿童一起成长的卓越小学教师之路”国际学术论坛,吸引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向海内外发出教育研究的“晓庄声音”,影响深远。

高校不仅是教学与科研场所,更是面向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公共空间,需要个体力量的集体汇聚。无论有无职务在身严开宏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类专业建设项目研讨之中在师范专业认证、一流本科建设、一流课程申报、品牌专业建设等各种工作中,他始终冲在第一线。与其说他参与了一项项行政工作,不如说他是以学术的姿态“研究”这些项目,经他修改的报告甚至可以以论文形式发表。日年一年,日复一日,他愿意研究,更愿意担当。202011月,学院组建团队赴连云港看望实习的乡村师范生,但个别实习指导老师有事不能出发。在当天早上,并非指导老师的严开宏临时接到可否“下乡”的征询电话,他二话不说,放弃两天的休息,随车前往。无数这样的小事、麻烦事,发生在严开宏身上,他都默默承担了。少部分为人所知,大部分不为人所知。有些事是“无意义”的,但他努力让其变得“有意思”;有些事是“有意思”的,他又在行动中让其更加“有意义”。

他从未想过一定能教给学生什么,就像论文指导他并不强调给出答案,他的行动更像是以“非教育者”的身份进行教育,呈现了一种“无教之教”。然而,他的全部言行和全部人格,真实地影响着身边的学生、青年教师以及所有亲历者,因“立行”而“立言”,彰显了面向日常生活的师者本色——师者,示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