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美术学院杰出校友孙元亮回到母校,为美院学生作专题讲座,分享了《秦淮胜迹图》的创作故事。副校长贾创雄出席,校友会办公室、美术学院负责人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讲座。
孙元亮毕业于南京教育学院美术专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及美术理论研究。师从著名画家杨建候、赵良翰两位先生,他用25年心血创作了鸿篇巨著16米长卷《秦淮胜迹图》,被誉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长卷被苏州刺绣博物馆制成绣品并赴法国展出,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批准的特许艺术珍品高仿全球发行。2015年,《秦淮胜迹图》局部被制成大型青铜浮雕,置放于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入口处。
孙元亮以“我是怎样创作秦淮胜迹图的”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他的创作经历和感想。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他到南京各个图书馆搜寻有关秦淮历史、金陵地势、明清建筑、文庙格局、风俗民情、明代服饰等文案资料,沿秦淮河两岸实地考察、采风摄影,并大量临摹古代绘画中的各种有关资料,并阅读《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作,感受过往时代的脉搏。他利用每年暑期,到名山大川大量写生、体验自然。在掌握了大量明清秦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历时25年,创作完成《秦淮胜迹图》,期间几易其稿,精益求精,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勇攀艺术高峰的坚强毅力。
孙老先生肯下苦功夫,耐得住寂寞的精神,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他求本真和初心的创作手法使大家深受启发,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同学们深受鼓舞。
孙元亮,1947年生于南京,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江苏格冠美术馆名誉馆长,原《花鸟画研究》杂志主编。编著省文联《花鸟画考级教材》一书,其著述经常发表于报刊和论文集,作品被多家国家美术馆收藏,被誉为内外兼修的学者型画家。《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台湾《民族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刊都对其艺术成就进行过专题报道。江苏省文化厅、文化艺术资料档案馆将其个人艺术资料列卷宗册,个人条目入编《江苏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孙先生向母校赠书
孙元亮分享创作故事
供稿: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