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研究院:践行行知大爱精神,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者:祝中华发布时间:2019-10-12浏览次数:383

心理健康研究院共有教职工23人,其中党员17人。90%的教师具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且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专长。目前,拥有“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负责心理学市级重点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教学团队、市级重点建设智库“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的等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心理学类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工作。

心理健康研究院以心理育人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本、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宗旨,已经建立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和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近年来,研究院依托专业平台优势,积极服务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研究院的教师们已经逐渐拧成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声有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并重,专职人员专业化程度高,结构分化合理。他们敬业奉献,集思广益,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促进教风学风建设与整体育人新理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发了《心理教育与学习指导》《自我认识与成长小组》《生涯发展与职业辅导》《人际关系心理学》等课程。专业教师认真选定课程的专题内容,积极围绕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新生入校收到的心理健康宣传卡片,到军训期间的入学教育心理健康讲座;从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学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开设的具有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到根据学生生活不同主题开设的团体辅导或沙龙;从每周的心理电影赏析到每年的“3.20”心理健康周和“5.25”心理健康月活动;从考试前的焦虑辅导到毕业时的广场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始终眷顾着每一个学生,关注着他们在校的每一个时期。此外,团队目前也已经制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学生的矫正性目标。

团队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已逐步建立起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从教育教学的设计、大型活动的开展与指导、心理咨询的组织和危机干预,到对专职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开越实用;专兼职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主题越来越鲜明;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年度报告越来越有针对性;预防干预工作越来越系统;专业督导工作越来越规范。

“陶老师”工作站已成拯救心灵的品牌

陶老师工作站服务项目主要采用71工作模式,由“9611124小时热线电话、面询、微博、微信、邮箱、流动服务和危机干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健维护系统。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初询接待、家长讲堂、暑期心理夏令营(青少年成长团体)和工作站开放日等服务形式。平均每年接听热线电话5000例,面询2000人次,生物反馈训练300人次,初询接待100人次;每年10多次到基层学校,现场服务900多人次;每年危机处理20例;QQ开通后每年接待560余人次;每年微博发布1700条;每年接受各新闻媒体教育类节目访30多次,开放日、家长讲堂、暑期夏令营等活动面向社会服务近千人,每年总服务近10000人次。

每年6月的一个周末,工作站都会举办“开放日”,面向社会开放“陶老师”工作站并邀请大家参观体验,以引导家长用更加积极和科学的视角看待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开放日当天,活动一般设置表达性艺术创作、开放性公益咨询、心理梦工厂体验等,极大地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目前,工作站开放日也已经成为心研院党支部固定的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教师都会积极参与。为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养,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夏令营活动。专业团队冒着7月酷暑走进多所社区,为孩子们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夏令营活动;也把小学生请进工作站进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活动,从而提升孩子们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关系处理等各种能力。根据对不同阶段家长心态及需求的充分调研,团队还设计出不同主题的讲座菜单,对学生家长提供公益讲座。

“陶老师”们正在被学生、家长、社会所接受和信任。因父母离异而厌世的男生,临近高考突然闭门不出的高中生,因失恋而绝食的女孩,父母们第一时间向“陶老师”求助。从对“陶老师”三缄其口到向“陶老师”敞开心扉,一次次艰难推进的面询改变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让“陶老师”工作站的品牌越来越亮。 

爱满天下将对生命的关怀不断延续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心研院的教师们始终秉承着这一教育思想,发挥专业优势,将对生命的关怀不断延续。心研院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国家级生命关怀项目,汶川震后、鲁甸震后、天津大爆炸后、江苏阜宁风灾后都能看到他们进行心理援助的忙碌身影。

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遭遇了强冰雹、龙卷风双重灾害,据统计,风灾造成99人死亡,800余人受伤,当地财产损失严重。灾难对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亟需心理干预服务。心研院第一时间组建心理援助工作组协同中科院心理援助阜宁工作站开展援助工作。持续派工作人员参与受灾地区未成年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及后续心理复原等工作。连续派出七批次志愿者20余人,每一批次工作至少10天以上。志愿者们在阜宁县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站提供疏导,到孔荡村走访受灾民众,对阜宁工作站志愿者开展培训、督导工作,积极参与公益巡讲活动,组织开展了南湾小学“开学第一课”,孔荡心理援助站点“妇儿之家”活动等。此援助活动正值暑假期间,无论在灾区一线危机干预的老师,还是在后方做好保障工作的老师,都毫无怨言。尤其是阜宁当地,志愿服务的地方条件艰苦,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也没有凉席,志愿者们白天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晚上还要研讨第二天的工作方案。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在对生命关怀的路上,都努力尽着自己的力量。

此外,心研院还承办了中央、省、市三级文明办委托的全国、江苏省及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业培训;承担了南京市教育局学校心理咨询员培训班,共完成29期,1078人取得资质;承担了南京市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共计12069人获得资质,将专业的知识传递,把关爱的种子播撒。

本着“治未病”的思想和构建生态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心研院的教师们坚持公益精神、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充分发挥服务积极性和专业优势,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二等奖”“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3项,省市级荣誉19项。在科研方面也成绩不俗,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调查研究》、“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市级重点新型智库、中央文明办委托课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获批“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研发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