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学院“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团队:践行“行知”大爱,关照弱势儿童美好生活

发布者:祝中华发布时间:2019-10-12浏览次数:851

在南京晓庄学院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全博士的核心研究队伍,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关注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原因、生存与发展遭遇障碍的弱势儿童群体。这就是“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科研团队。

 团队最初形成于2010年,由江苏省教学名师史爱华教授组建成立,之后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现有专兼职团队成员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团队另聘请韩国又石大学方明爱教授为特聘研究员。2016年,团队入选南京晓庄学院校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017年获批南京市属高校“十三五”科技创新团队。

十余年不断探索,辛勤耕耘,团队中的老师们用热爱与汗水,在关照弱势儿童美好生活的路上成为执著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多情的播种者

坚守初心,创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范本’”

团队成立之初,想法素朴,目标明确就是为没有条件入园的留守幼儿做点什么。于是,团队在史爱华教授的带领下,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的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深入一线调研最终形成关于留守幼儿学前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和系列学术论文,面向留守幼儿编创了原创性的课程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1-6册),面向留守幼儿家长编创了零培训用书《全纳式教育资源》。这两套丛书,在江苏省26个乡镇数以千计的留守幼儿中产生了广泛的正面影响。在团队的引领下,幼儿师范学院2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投入到留守幼儿的支教与调研中。史爱华教授创新的“大手拉小手”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新模式,被《光明日报》盛赞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范本’”。

2016年起,团队的研究对象有所扩大,从留守幼儿扩展至流动幼儿、残疾幼儿、受虐幼儿、特殊幼儿(尤其是自闭症幼儿)还有贫困幼儿等多类弱势儿童群体。在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和研究中,团队的老师们坚持以“反歧视”的立场与孩子们相处,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每个孩子。他们认为弱势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更需要的是“儿童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每个儿童都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与参与权。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些儿童因为残障、贫困等多种原因,未能享有以上各项基本权利,这导致儿童与儿童之间出现各种不平等。因此,老师们时刻关注这种不平等,并采取举措来实践“平等”,他们深入数千个流动儿童家庭,组建由专家主导、专业支撑、志愿者参与和共青团组织的“四位一体”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工作站,实施流动儿童补偿教育;通过家庭,开展“我爱我家”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学校,组织流动儿童观看儿童剧,开展团体辅导;通过社区,组织流动儿童玩转城市,开展系列游戏活动。牵手他们真正走近城市,深人了解城市,认可城市,融入城市。志愿服务对流动儿童产生了积极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得到提高,73%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儿童不再排斥、取笑自己了。

勇攀高峰,凝聚科学研究“真善美”的成果

团队成员们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开展面向各类弱势儿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明日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报刊,以及《Frontiers in Physiology》《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SCI期刊。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第六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社会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哲社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等。近三年来,团队获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3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团队依托幼儿师范学院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2场。201812月,团队依托幼儿师范学院,联合美国特拉华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主办名为“新时代弱势儿童美好生活暨海峡两岸早期教育”学术论坛。借助这次学术论坛,团队成员与来自美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们就构建弱势儿童的美好生活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20196月,团队又联合南京市江宁区湖山北路幼儿园与天惠路幼儿园,举办“融合教育学术研究会暨美国特拉华大学访华工作坊”,围绕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与来自江宁全区200多名一线幼儿园教师、特殊学校教师进行了对话。在科学研究中,老师们坚守着科学研究底线,努力出“真”的成果。在学术活动中,老师们分享着智慧、交流着思想,不断拓展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心血与智慧,每个项目的成功,背后都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执着是信念的指南针,是行为的永动机。老师们在弱势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在自我的奉献道路上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正如袁宗金教授所说:“有人认为我失去了很多,却不知我也得到了许多。这些年,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农村,党性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升,价值得到了体现。”

言传身教,传承“爱满天下”的行知大爱

所谓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一群人。“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科研团队,正是这样一个讲团结、讲责任、讲奉献的团队。

所有人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惟有每一个人都实现自己的贡献最优化,才能让关爱弱势儿童之光越来越亮。所以,团队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从研究弱势儿童教育的历史弱势儿童教育的政策,研究弱势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干预机制,多学科的碰撞,不同的研究方向让对弱势儿童的关照更加全面。所以,这是一个老中青的跨代组合,既有人生经验丰富的史爱华教授,也有袁宗金教授这样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充满蓬勃朝气,被同学们称为“男神”“女神”的齐星亮、吴彦等博士们。优秀的人员组合方式,发挥了“师带徒”新作用,也引领了“传帮带”共成长

探索之路,困难重重。随着团队研究对象不断扩大,如何走进不同类型的弱势儿童群体成为团队研究过程中必须解决但比较棘手的问题。譬如,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如何获得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资源是研究工作是否可行的第一步。团队老师们心情急切,毛遂自荐或直接“推销”自己的研究计划,但由于未能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建立信任关系,频繁遭遇失败。但失败之后毫不气馁,大家聚在一起总结教训、分享经验、集思广益,采取了新的办法。先与自闭症孩子所在幼儿园或特殊学校的老师、园长或校长建立联系借助他们这一中介支持,逐步寻求自闭症孩子及家长的接纳。虽然过程漫长,但最终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不仅如此,团队中每一位老师,也都以身作则、敬业奉献。史爱华教授获评江苏省教学名师、袁宗金教授获评“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他们以社会良知、责任感和义务感为道德起点,用自己的行动为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师德风范。

在这样一支团队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投入到支教中来,每年都有学生奔赴江西、贵州等偏远贫困地区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送教上门,这他们今后走向教师岗位奠定更为坚实的师德基础

展事业报国宏愿,奏生命华彩乐章。为了让孩子们的成长道路更加光明团队的老师们用努力“把爱变成看得见”。他们初心不改,做弱势儿童支教路上的行者;他们知行合一,打造一流的教育研究队伍;他们无怨无悔,在奉献自我中诠释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