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5)》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5-10-19浏览次数:6505

10月18日,由南京晓庄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5)》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洪宇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仁雷教授,《教师教育蓝皮书》主编、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凌亢,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行知教育集团原总校长杨瑞清,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申国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忠教授,宁波大学刘训华教授,《教师教育蓝皮书》副主编、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孙友然,南京师范大学魏善春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教师教育蓝皮书》作者代表、媒体记者代表,以及南京晓庄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的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赵向军教授主持。

张策华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教育蓝皮书》不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凝聚各方智慧、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精准把脉中国教师教育现状、挑战与趋势,优化政策制定、院校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他期待与会单位及广大专家学者以教师教育蓝皮书为交流平台,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路径,将蓝皮书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在弘扬行知精神的基础上为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策华致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以视频方式致辞,代表出版社对蓝皮书发布会及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教师教育蓝皮书》自2022年首次研创发布以来,影响力日益显著,2025版《教师教育蓝皮书》聚焦初中教育,从队伍规模、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教师素养等维度系统呈现我国初中教师教育现状、挑战与路径,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既是对新时代教师教育事业的深度总结,也为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和实践参考。

冀祥德致辞

王仁雷向教师教育蓝皮书的正式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教师教育蓝皮书》积极回应新时代教师教育核心命题,系统审视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教师发展贡献新智慧、注入新动力。他表示,中陶会将和南京晓庄学院等单位一起,共同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支持广大教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启迪与实践范式。

王仁雷致辞

周洪宇从“皮书”的研创视角,深入论述了皮书编撰的价值、要点、类型、内容,充分肯定了《教师教育蓝皮书》的学术水平。他表示,晓庄学院是国内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排头兵,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精神等内核元素研创蓝皮书,有着独特的意义与影响。他期待晓庄学院深耕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家精神为底色的教师教育改革,在皮书研创、新型智库建设等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周洪宇点评蓝皮书

凌亢教授代表蓝皮书工作团队发表致谢发言,对晓庄学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表示诚挚谢意,并感谢评审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他期待蓝皮书能够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凌亢作致谢发言

孙友然向与会者们解读了2025版《教师教育蓝皮书》;南京晓庄学院张济洲教授以蓝皮书作者代表身份作了发言;张策华、凌亢共同为与会的蓝皮书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张策华和凌亢向蓝皮书编者代表颁发证书

孙友然和张济洲分别发言

专家点评环节,南京师范大学魏善春教授、宁波大学刘训华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行知教育集团原总校长杨瑞清等专家分别从蓝皮书主题设计、理论建构、内容编排、样本筛选、数据采集、推广应用等角度,对蓝皮书做了精彩点评。

专家对蓝皮书作点评

专家主题报告环节,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忠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申国昌教授、南京晓庄学院袁宗金教授,分别从“陶行知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路径”“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时代阐释”“新时代师范院校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创新举措”等维度,为与会者们奉献了一场富有创新思想、饱含教育情怀、彰显教育家精神的学术盛宴。

与会专家作主旨报告

《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是由南京晓庄学院牵头研创的一项学术成果,每年发布一次,重点聚焦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展开专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性、资政性、文献性特点。自2022年首创以来,《教师教育蓝皮书》已先后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新皮书奖”“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等荣誉。

研讨会现场

供稿:科研处

撰稿:蔡华健

编辑:杜霞

审核:周峰、佘林茂

终审: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