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5年新生报到工作于近日顺利完成,校园迎来5337名本科新生和64名研究生。在学校精心组织和各学院、各部门通力协作下,整个报到过程秩序井然,充满温馨与创意。
提前筹备,高效有序筑牢迎新“保障线”
为确保迎新工作万无一失,学校早在开学前便启动统筹规划,严格遵循“分期分批”原则制定实施方案。早上7 时 30 分,各新生报到点的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体育馆作为核心报到区域,提前完成功能分区与物资准备:从各学院新生证件审验、宿舍床卡、校园卡发放点,到“财务收费点”“绿色通道办理点”“医疗服务点”“军训服装采购点”,10 余个服务点沿线有序排布,确保报到流程“零卡顿”。
考虑到新生及家长的出行需求,学校在地铁1号线中国药科大学站设立专属接待点,团委联合后勤处安排多辆校车循环接驳;校园内,保卫处工作人员全程引导车辆按指定路线行驶及停放,避免交通拥堵;机关党委教师志愿者与学院学生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穿梭在报到点与宿舍区之间,搬运行李、指引路线、解答疑问,即便烈日炎炎,仍坚守岗位,用行动搭建起“从校门到宿舍”的无缝服务链。
校领导深入一线,温情关怀传递“晓庄温度”
迎新期间,党委书记张策华、校长张志华等校领导多次深入报到现场、新生宿舍、校园食堂等区域,实地调研新生报到工作,检查迎新工作进展,以细致关怀为新生送上开学“第一份温暖”。
校领导对迎新团队前期筹备与现场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并叮嘱工作人员“进一步把服务做细做实,让每个新生都能感受到晓庄的温暖”。针对家庭困难新生与报到当日过生日的同学,学校还准备了专属关怀:为214名新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帮助他们缓解入学经济压力;为15名“迎新日寿星”送上定制生日贺卡与礼物,现场师生齐唱生日歌,让新学子在晓庄校园收获意外惊喜。
学院特色迎新各显神通,文化底蕴点亮入学初体验
各学院围绕学科特色与文化理念,打造了一场场充满创意的迎新活动,让新生在报到当天便沉浸式感受学院魅力。教师教育学院准备了含“四季育人”主题徽章、行知楼剪影便签的特色伴手礼,现场展示的优秀小黑板上,陶行知老校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与学生手工作品相映成趣;幼儿师范学院推出“我与晓庄的第一张明信片”活动,新生与家长在主题背景墙前合影后,通过“有声明信片一体机”生成专属纪念卡片,内含手绘校园地图与学院 T 恤的“暖心装备包”,让报到仪式感拉满。文学院的“永远行知 向上晓庄”签名墙前挤满了书写青春期待的新生,“行知箴言”抽盲盒游戏让大家在抽取“大学第一个flag”的过程中触摸文学温度;电子工程学院将专业实验仪器搬至现场,2025年“西门子杯”特等奖获得者周靖暄同学演示的智能制造控制系统,让新生直观感受科技魅力;环境科学学院以502 名新生姓名组成“高铁”创意展板,寓意“新征程启航”,吉祥物 “环宝”手拎袋成为新生手中的“热门单品”;外国语学院赠送定制校园卡卡套;新闻传播学院赠送定制帆布包并安排无人机展演;商学院贴心准备“反诈”提醒礼品袋;旅社院通过有奖问答开展校史校情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新生定制印有姓名的纪念水杯;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设置指印画打卡点;食品科学学院赠送院训手拎包和卡包;音乐学院布置特色背景墙,为新生拍摄入学首照;美术学院准备“花好悦园”文创盲盒;体育学院以“强体魄以承先志 铸栋梁再启新程”为主题营造氛围。各学院的特色迎新举措,不仅拉近了与新生的距离,更让新生的专业认知与校园文化认同在细节中悄然扎根。
整个校园洋溢着蓬勃朝气与热烈氛围,为新学年的开启奠定了良好基础。新生报到后,学校还将开展入学教育、校园参观、学长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从学业指导、生活适应到心理健康,为新生提供全方位支持。踏上晓庄校园的新学子们纷纷表示,将带着学校的关怀与期待,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以青春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校领导指导迎新工作
首届研究生报到
迎新报到现场
供稿:学生工作处(部)、研究生处
撰稿:刘坤、陈旋
编辑:杜霞
审核:吴鑫、朱智武、陈华锋、常直杨
终审: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