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生具有特异的思想,“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所有这一切,没有一样不表现出他的伟大创造力与特异的思想。记得在晓庄时,因为水井太少,用的人太多,以致水供应不上。陶先生看到了这种情形,便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召集一个民众大会来讨论水的问题。大会推选了一位 12 岁的女孩子(小学生)做主席,有一位老太婆开始发言,她说: “种田的人要有休息,做工的人要有休息,所以,水井也应该休息。”于是大会便通过了汲水的时间,不在规定的时间内,任何人不准到井里去汲水,水井也该有休息的机会。这样,水源就不再断绝了,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几十年前,陶先生就运用了民主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大众的困难问题,这不能不叫人佩服。
记得民国 16 年(1927 年),陶先生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招生广告中,末了有这样一行:“学费免、膳宿杂费详见简章,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像这样的思想风格,的确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陶先生思想里的特异,真有举不尽的例子。
我还记得,晓庄开学那一天的情形,几百个学生、上千个乡下男女老百姓在一个空旷的黄泥地上,举行开学典礼。陶先生指着蔚蓝的青天作为学校的天花板,踏着金黄色的泥土作为学校的地板, 向着同学、老百姓报告筹备经过、办学宗旨、教学方式、将来计划,我听了几乎被感动得流下泪来。陶先生艰苦卓绝的精神、创造力的伟大、思想的前进,确实是空前的。
陶先生自己独创风格的文章与雄辩动听的口才,他的通俗易懂的儿童诗歌和故事,都是不朽的文学创作。跟作文章一样,他在讲演的时候,也喜欢背上几首诗,使他的演讲更加有声有色。
陶先生不仅有特异的思想和独创的文笔,而且,他的热情与纯爱,凡跟他接近过的人都感觉得到的。他热爱儿童,热爱大众,热爱一切弱者。这种伟大的爱人民的精神,使他成为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勇士。为了追求真理,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
来自《生活教育》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