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籍中寻找“诗意的远方”

发布者:杜霞发布时间:2021-03-16浏览次数:934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热播

在典籍中寻找“诗意的远方”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节目聚焦的《尚书》《论语》《道德经》《传习录》《天工开物》等经典书籍,也再次获得书斋和学术研究视野之外的观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有着怎样的源起、流转和闪亮故事?它们如何才能跨越时空,完成当代表达? 

《尚书》对后世文化影响至深

典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不断给中国人以精神滋养。《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第一期即介绍了《尚书》,并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形式,掀起又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 

《尚书》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节目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不但让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进行了跨时空的讲述,还着力于展现了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节目诠释了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深度挖掘出了蕴含在典籍中最久远、最深沉、最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名句,其思想内涵更已成为一种道德规范。 

在节目中,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即把禹迹分成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区域,其中一些名字今天仍在使用。更重要的是,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既指向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又表示其完整性。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了华夏人的心中。

在古今对照中发掘丰盈的人生

相比起《论语》《诗经》,《尚书》似乎离今天的人们更为遥远,韩愈则称《尚书》“诘屈聱牙”,指其艰涩难读。 

南京青年学者关鹏飞告诉记者,他本人在阅读的时候也是深有同感,“语言并不是最难理解的地方,真正的困难在于它的内容基础,跟今天已经大不一样了。”比如《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现在小家庭居多,大家族的观念已经比较淡薄,所以“九族”的用意已不再适用;“百姓”也不是今天的平民之意,它是豪门大姓;“万邦”则指众多的诸侯国,今天更不存在了。 

古书的价值之一,不在于它跟我们有多少相同或相通之处,而在于它跟我们有太多差别,这些不同使我们丰盈。”关鹏飞认为,制度随时代发生变化,今天对《尚书》诸多方面的阅读,只能出于纯粹的兴趣或历史研究。其他经学领域的书籍同样如此。在今天的土壤上,它们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或反思的历史依据,从而扩充我们的视野,增补我们的知识,提升我们的素养,从而构建起今天的人所追寻的“诗意的远方”。 

古代著作浩如烟海,经史子集目不暇接。在关鹏飞看来,包括古典诗词等在内的中国典籍确实会给人们带来久违的慢生活,让人能停下脚步,放飞灵魂。比如古典诗词的比兴思维,则使我们在看待万事万物的时候,可以随时建立联系,而不用受制于条条框框。此外,古典诗词除了给我们审美享受,还能给予人格熏陶,即“澡雪精神”。“古典诗人的背影,总会令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我们总会有某些时刻,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所照亮,那是我们最应珍惜的部分。” 

关鹏飞著有《诗经里的中国》《探源诗经》等著作,一直主张要活用“经典”,“活用经典,就是经世致用。但不能照本宣科。”在关鹏飞看来,南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这方面已做出了很多尝试。比如把江南贡院遗址变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年年在秦淮河畔举行灯会等。

一位南京专家的《尚书》研究

《尚书》流传两千多年来,众多研究者对其进行解读、辨析和拣择。上世纪80年代,《尚书》研究开始升温,并出现大量《尚书》研究的综合性著作和《尚书》译注。此后,随着出土文献的发现,《尚书》研究更趋于深入。 

提起《尚书》研究,就不得不提先秦史研究专家刘起釪,他在世时专攻《尚书》的校、释、译、论这一“绝学”。刘起釪是国学大师顾颉刚的弟子。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1962年,正承担《尚书》全书整理研究任务的顾颉刚,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刘起釪就住在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顾颉刚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并写出《尚书学史》《尚书校释译论》等要著。可以说,《尚书》的流传、传统文化的接续离不开刘起釪等诸多学者的奉献。

唤醒典籍里新的生机

关鹏飞现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讲师,在南京大学读博时,师从著名教授莫砺锋。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在于其中有着最高级的思想结晶和最稳定的文明传统,因此也就成为最有教育价值的部分之一。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是如何向学生普及典籍里的经典文化,唤醒其新的生机的呢? 

关鹏飞告诉记者,学校有中国古代文学必修课,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上,会开设相关选修课;课程之外,他会撰写一些经典作品的普及读物,像《四时之词》《诗经里的中国》之类;有一些课堂上的问题,需要及时反馈,他就写成小文章,发在“鸿爪爪”公众号上。“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只要培养起兴趣,他们自然就会按图索骥,孜孜以求。” 

有一次,关鹏飞在课堂上讲王维的《少年行》和薛涛的《西岩》,前者是乐府诗,一气呵成,后者是七绝,因为要讲平仄,就有了“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读来颇有顿挫有致的节奏感。可是,学生对此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关鹏飞就打了个比方:新郎向新娘求婚,新娘如果立刻答应了,就是乐府诗,如果惊呆了,停了几秒再回答,就是格律诗。这几秒的停顿,最抓人眼球,格律诗的魅力也就在这里…… 

比如学到《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学生在讨论其中的冰怎么穿线,关鹏飞说,这是缺少农村生活经验所致,“一般是用稻草管对着冰块吹,口中热气融化出一个小孔,就可以穿起来了。”他说,诗意生活无处不在,只不过忙碌的生活遮蔽了我们发现诗意的眼睛。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峰

媒体链接:http://njrb.njdaily.cn/html/2021-03/05/content_103_1939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