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激元增强光电分析 - 【“晓庄学术论坛”预告(284)】

发布者:徐萌萌发布时间:2020-09-25浏览次数:1040

主讲人:夏兴华教授、博导

  间:2020年9月25日  14:30

  点: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办:科研处、环境科学学院

联系人:郎雷鸣     02586178274

夏兴华教授简介:

夏兴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现担任南京大学侨联主席,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编辑,《Analyt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Talanta》、《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12刊物的编委。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厦门大学硕士学位,1991.8-1993.1获国家教委奖学金赴德国波恩大学作访问学者,1996年获波恩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军大学(1996.1-1997.4)、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1997.5-1998.9)、荷兰Utrecht大学Debye研究所(1998.10-2001.1)任博后和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仿生纳米材料、光电生物传感与微纳流控生化分析系统等。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与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等项目30余项。已在Nat. Commun., Acc. Chem. Res., Angew. Chem, JACS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4章,合作翻译《电化学》专著1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件(授权18件)。研究成果“微纳米尺度材料界面特性与生物电分析新方法”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主要内容: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是纳米结构表面自由电子随能量匹配的入射光而发生集体震荡的一种现象,在纳米结构表面产生增强的电磁场,能显著增强相邻分子的荧光、拉曼、红外等信号。我们针对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灵敏度低、空间分辨率低不足,首先通过纳米结构SPR的调控,使SPR能量与分子的红外吸收能量匹配,从而提升红外光谱的灵敏度;同时,利用针尖局域电磁场作用,在提升红外光谱灵敏度的同时,提升红外光谱分析的空间分辨率。最后,探索了SPR产生的热电荷与电化学反应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热电荷有效分离技术,使SPR能高效增强电化学反应速率。